川觀新聞記者徐中成 阿壩觀察王鑫
“高原的風,我們改不了,但吹來的沙,流失的土,我們加強生態建設是可以改變的?!?月27日,在阿壩州召開的全州黃河干支流域生態防護帶建設行動動員部署會上,阿壩州委書記劉坪說。
會上,劉坪還將一幅珍貴的字“熊貓家園凈土阿壩”轉贈阿壩州博物館收藏,激勵動員全州黨員干部和各族群眾積極投身建設黃河干支流域生態防護帶。
阿壩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作為黃河上游生態屏障和重要水源涵養地,黃河干流流經四川阿壩174公里,占黃河總長度的3.18%;阿壩流域面積1.7萬平方公里,占黃河流域面積的2.26%,每年補水量占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的7.59%。但長期以來,阿壩州黃河干支流域岸線侵蝕嚴重,草原“兩化三害”問題突出,既影響中下游整體生態功能,也影響當地牧民群眾的生產生活。
當天,阿壩州明確提出,要建設黃河干支流域生態防護帶,即在黃河干支流域宜林宜草區域分期分批開展種草植樹行動,發揮防風、固沙、固土“一防兩固”的重要作用,建成建好綠色長城、生態屏障,為新時代黃河長久安瀾、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出應有貢獻。
如何建?會議提出,要錨定“兩年建成、三年管護、五年見效”目標,采取統籌干支聯動、整體推進的策略實施。要積極借助治沙、造林等領域專家力量和技術支持,學習借鑒“三北”工程等經驗做法,充分結合流域地質條件、地形地貌、土壤環境等條件,綜合分析、充分論證,科學選取本地適種樹苗、明確混交比例、規范栽種工序、確定樹木株距,最大限度保證成活率、成林率。要堅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同管同治,按照“統一保護防治,屬地主體責任”的原則,參照干流建設的標準和要求,在沿黃四縣同步啟動、全面推開白河、黑河、賈曲河沿岸種草植樹行動,系統提升黃河流域生態質量。
在規劃建設區域時,要留足工程項目建設、牲畜飲水和遷徙廊道、群眾生產生活等通道,最大限度保障工程建設和群眾生產生活需求,并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種草植樹與防風固沙固土、生態防護帶與牧業生產之間的關系,“少算眼前賬,多算長遠賬”,全力支持參與生態防護帶建設。
“開展黃河干支流域生態防護帶建設行動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生動實踐?!眲⑵赫f,尤其是在植樹過程中,要嚴防造成草場破壞、環境污染,做到“不砍一棵樹,不薅一株草”,絕不因保護生態、治理生態而破壞生態、污染環境。
據悉,目前,在阿壩州級層面,已成立阿壩州委書記劉坪和阿壩州委副書記、州長羅振華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統籌指導黃河干支流域生態防護帶建設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阿壩州林草局,辦公室主任由分管林草的副州長擔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信息